一、偷稅漏稅處理期限是多久?
偷稅罪的追訴期為5到10年,另外,漏稅是指納稅人并非故意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期限內照章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稅款滯納金。
相關法條:
《刑法》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
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二、罪與非罪界限
首先,要注意區(qū)分偷稅與漏稅。漏稅是指納稅人(包括扣繳義務人)并非故意,沒有依照稅法規(guī)定繳納或者足額繳納稅款的行為,是一種一般稅務違法行為,應由稅務機關責令其補繳漏繳的稅款,并加收滯納金。
偷稅則是一種故意行為,行為人目的明確。從性質上看,偷稅性質要比漏稅嚴重得多,偷稅情節(jié)嚴重,符合規(guī)定的偷稅罪的條件的,應當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其次,要注意區(qū)分偷稅與避稅。所謂避稅,是指采用合法手段減輕或者不履行納稅義務的行為。廣義的逃稅包括偷稅與避稅。
偷稅與避稅雖然都是減少或者不履行納稅義務的行為,但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避稅是在納稅義務發(fā)生前采取各種合乎法律規(guī)定的方法,有意減輕或者免除稅收負擔的行為,大多數情況下是符合立法意圖的。
如利用經濟特區(qū)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在經濟特區(qū)投資,有些則是鉆稅法不夠完善的空子;偷稅是發(fā)生納稅義務后,采用非法的手段減少或者不履行納稅義務,在任何情沉下,偷稅都是國家法律所不允許的。
對于鉆法律空子的避稅,只能通過不斷完善稅收法律的方法來防止,對于偷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加強打擊、是減少偷稅犯罪的重要手段。
再次,要注意區(qū)分一般偷稅行為與偷稅犯罪。本條明確規(guī)定了偷稅犯罪的定罪標準,這是區(qū)分一般偷稅行為與偷稅犯罪的標準,必須嚴格執(zhí)行。
本條對單位偷稅犯罪與個人偷稅犯罪的定罪數額標準沒有作分別的、不同的規(guī)定,主要是因為規(guī)定了偷稅的比例和偷稅數額的雙重標準。因此,和其他單位犯罪數額標準一般高于個人犯罪數額標準不同,單位偷稅犯罪與個人偷稅犯罪的定罪數額標準是一致的。
稅務局的作用不僅為國家征收稅收,同時也是督促納稅人上繳稅款。稅收屬于國有資產,欠繳或者漏交的應及時上繳,以免付出更多的金額。有偷稅、逃稅行為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對國家有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影響納稅人自身,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企業(yè)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新刑法修改了偷稅罪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土地流轉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