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中有哪些法律風險
一、不規范解除合同導致的法律風險
用工單位往往會把原有員工與派遣員工區別對待,特別是在國有企業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原有員工往往延續“正式工”的慣性,依然享受著“鐵飯碗”,而勞務派遣員工往往是動態管理,可以輕而易舉地被辭退。時間中,用工單位往往以無勞動關系為由,任意辭退勞務派遣員工,拒付工資,由此導致很多法律糾紛。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雖然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員工不存在勞動關系,也不能任意辭退被派遣勞動者,若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企業有可能面臨訴訟風險。為避免此類風險,企業除了要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合法用工之外,還可以與勞務派遣單位在勞務協議中約定,與被派遣勞動者的條款。比如被派遣勞動者不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用工單位可以將其退回。但企業要將相關規章制度告知被派遣勞動者,若不履行告知義務,用工單位仍然承擔不規范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該認識到,雖然任意辭退可以使被派遣者服服帖帖,但是吧辭退作為日常管理手段,很難建立起來科學、公平的人才篩選機制這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二、勞務派遣適用的法律風險
目前,很多企業假借勞務派遣,將已在本單位工作多年的員工委托給勞務派遣單位,逃避企業責任,而這些所謂派遣員工實際還是從事原來的工作,只不過不是與元單位,而是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實際上這是一種規避法律的行為,同樣存在法律風險。《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適用于“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工作,而大多數企業的勞務派遣員工,從事的是主營業務的正常工作。關于什么是“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工作,《勞動合同法》并沒有做出規定。
三、被派遣勞動者致人損害和自身收到損害的責任承擔風險
被派遣員工致人損害和自身收到損害后,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責任分擔不清是個大問題,其吟唱的法律風險不容小覷。實踐中,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就、非用人單位原因而出現的傷害事故的責任承擔問題往往沒有約定。原因在于大部分用工企業認為,被派遣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出現工傷等,用人單位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而由派遣單位承擔。
被派遣勞動者同時與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之間存在老我弄過關系和,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是被派遣勞動者的共同雇主。在勞務派遣活動中,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通過勞務派遣,共同獲得勞動者未他們創造的共同利益。用工范圍通過勞務派遣協議取得勞動者勞動給付請求權,享有對勞動者從事具體工作的勞動過程管理權和勞動者成果的所有權等,這些決定了用工單位承擔義務的基礎。另外,對被派遣勞動者在派遣勞動中致他人損害或自認遭受損害的,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應盡雇主之替代責任呢,對外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92條的規定,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給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例如勞務派遣單位所派遣的勞動者不具備特定崗位的上崗資格,當被派遣勞動者上崗期間,遭受人身損害,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可見,被派遣員工致人損害或自身遭受損害,用工單位并不是完全不用承擔責任。用工單位在簽訂派遣合同時,要注意派遣合同是否權責明晰,一份完備的派遣合同會大大降低企業在派遣過程中的法律風險,防止因約定不明導致用工單位責任承擔不明,或因勞務派遣單位無力承擔而導致用人單位承擔額外責任。
四、商業秘密泄露的法律風險
勞務派遣用工過程中,因其本身存在“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三原則,極易導致用工過程人員流通復雜,導致商業秘密的泄露。用工單位在簽訂勞務派遣協議時就應該把商業秘密條款規定進來,以條款形式規定派遣勞動者的義務,并要求派遣單位實施監督,否則承擔相應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0-11-29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買的二手房拆遷有補貼嗎
2021-01-17住改非拆遷,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1-01-28舊房改造補償太低,能不能拒絕改造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