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
《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這一條是我國勞動法的新規定,也稱經濟裁員。由于‘經濟裁員”也必然要影響職工生活,增加社會失業率,因此,勞動行政部門要積極監督檢查裁員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允許裁員的范圍,是否道守裁員的法定程序等。
經濟裁員的范圍包括兩方面:
一是用人單位是屬于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需要裁減人員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可以依法宣告破產。對瀕臨破產業,允許一定階段(不超過兩年)的整頓期。這些企業裁減人員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是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是隨時都會出現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克服上述困難,這就必然涉及到裁員問題,因此裁減人員對用人單位來說勢在必行。
經濟性裁員的程序
1、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裁減人員既非職工的過錯也非職工本身的原因,且裁員總會給職工在某種程度上造成生活等方面的負作用,為此,裁員前應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人時間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辦法;用人單位不得裁減下列人員: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對經濟性裁員問題所作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果對此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情況比較復雜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也可以撥打律霸網熱線電話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