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簽勞動合同,突然被單位辭退怎么辦
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工作時間未超過一年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主張雙倍工資;如果工作超過一年的,此時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視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違法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也可以要求賠償。
案例
孫某于2000年5月到濟南市某事業單位服務中心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0年4月14日,服務中心口頭通知孫某解除勞動關系。孫某在服務中心工作至2010年4月20日。孫某與服務中心解除勞動關系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1264元。2010年6月4日,孫某向濟南市市中區勞動爭議仲裁委提出申訴,要求與服務中心解除勞動關系,支付10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等。仲裁委裁決支持了孫某的部分申訴請求,孫某不服,訴至市中區法院。
法院審判
《勞動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條規定: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的人員;其他通過勞動合同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根據民法的文義解釋,上述兩條規定中作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適用《勞動法》時與企業是有區別的。《勞動法》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適用勞動法的范圍作了限制,除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在編制的合同制職工)適用勞動法外,其他勞動者只有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才適用勞動法。服務中心系全額預算事業單位,孫某在此工作期間,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故不能確認2008年1月1日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雙方于2008年1月1日起才建立勞動關系。服務中心與孫某解除勞動關系,孫某未提出異議,應認定系由服務中心提出與孫某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2)項、第47條的規定,服務中心應向孫某支付2個半月工資的經濟補償3160元。
據此,法院判決:認定《勞動合同法》實施前,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孫某不享受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實施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孫某享受經濟補償。孫某與服務中心之間的勞動關系于2010年4月20日解除;服務中心支付孫某經濟補償316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價上漲賣方違約應該怎樣維權
2021-02-21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0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如何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呢
2021-03-12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