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李某到某建設公司任項目負責人,并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但公司沒有為李某繳納社會保險費。李某因身體原因向公司主要負責人口頭請假后,一直也未到公司工作。后李某就報酬問題與公司溝通未果,遂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建設公司支付經濟補償5000元。
仲裁委審理后認為,《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本案中,李某雖主張建設公司未依法繳社會保險費應支付經濟補償,但未舉證證明自己在提起勞動仲裁申請前,即已經以此為由履行了通知與建設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經濟補償的義務。所以,李某的主張不符合享受經濟補償的條件。
最終,仲裁委駁回了李某的主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