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金離職后兩個月還沒拿到怎么辦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應該在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如果辭退兩個月還沒拿到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者可獲得經濟補償的情形
1、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支付經濟補償: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下列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a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b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c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2、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解除勞動合同的: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應該在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如果辭退兩個月還沒拿到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選擇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29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房屋拆遷補償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9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鹽城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