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是離職時結算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者離職時有經濟補償的,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的工資和經濟補償。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八條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后即支付工資。
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的工資。
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按照契約自由原則,勞動合同也是當事人之間達成的一種合意。因此,勞動法規定,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實踐中,如果在解除勞動合同時處理不當,企業不但可能額外多支付費用,而且在其他方面對企業權益造成損害。因此,用人單位在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時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簽訂書面的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明確雙方的有關權利義務,以防范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后以各種理由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而給用人單位帶來的法律風險。
其二、在企業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時,協議中必須寫明勞動合同解除協議是經企業與員工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解除的。
其三、解除合同的提出方式不同,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也不同。因此,解除協議中應明確勞動合同是哪一方提出的。按我國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如果是企業提出的,則企業應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反之,如果是員工提出,企業同意解除勞動合同的,則企業不用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因此,如果是由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協議書中具體條款應作如下表述:“經乙方(員工)提出,甲方(企業)同意,在雙方平等自愿基礎上,就解除勞動合同事宜協商一致”。
其四、向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勞動合同法》第89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者離職時有經濟補償的,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的工資和經濟補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如何分配責任與義務
2020-12-07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房屋征收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8北京市動遷政策規定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