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張小姐從外語學院畢業后,被北京一家培訓機構錄用了。培訓機構安排張小姐到商務外語培訓班,擔任外語課程講師。張小姐工作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培訓地點,在各期培訓班的間隙,培訓機構安排張小姐回到培訓機構的辦公場所作接待咨詢、學員回訪、培訓統計、課程設計等工作,培訓機構按月向張小姐發放了保底工資和獎金。
然而好景不長,近日這家培訓機構突然換了領導,隨后有幾個員工遭到了解聘,張小姐就位列其中。張小姐找到單位有關負責人,索要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有關負責人卻表示:“我們培訓機構跟你是勞務關系,哪有什么‘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
張小姐一直認為自己和培訓機構之間是勞動關系。她感到非常氣憤,只好申請勞動仲裁。張小姐雖然與培訓機構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她保存了單位發放的工作證、工作服、出入證、課程安排表、考勤表,以及歷次工資發放時候的工資條。最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張小姐與該培訓機構之間建立的是勞動關系,裁定該培訓機構向張小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
并非只有到單位打卡才是上班
一提到“打工”、“就職”等詞語,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勞動者到用人單位上班。而本案中張小姐的工作是培訓,她有可能長時間在培訓地點上班,在培訓周期內也不到單位打卡簽到,有時候甚至是單獨面對培訓學員,但是這些情形,都不能否認她是在履行培訓機構安排的工作職責。她授課的時間是培訓機構確定的,課程的內容和進度也是培訓機構確定的,培訓機構向她發放工資。從這些情況分析可以得出“張小姐與培訓機構之間建立了勞動關系”的結論。
根據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是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是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保留好工作證以備舉證之需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相關文件的規定,對于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如何安全退出
2020-12-03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