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種法律關系概念不同
學理上認為,雇傭關系是指雇員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間內,接受雇主的指揮與安排,向雇主提供勞務,而雇主向雇員支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勞務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法律關系;
我國《合同法》第251條對承攬關系進行明確定義,承攬關系是指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主體地位不同
雇傭關系中,雇主與雇員的地位是不平等,雇主與雇員之間存在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雇主應當為雇員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及勞動保障,同時對雇員的工作進行指揮與監督,而雇員應當聽從雇主的安排,按照雇主的意志進行工作。
勞務關系中,提供勞務方與接受勞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雙方只存在著經濟上交換而沒有人身隸屬關系,接受勞務方只是對提供勞務方的勞動力進行支配,而非是對人進行支配,也就是說雙方只存在勞動力的支配與被支配而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承攬關系中,雙方當事人的地位也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與服從的關系,在勞動中承攬人一般是自行決定自己的操作規程和勞動過程,不受定作人的組織指揮和監督管理,承攬人在完成工作中具有獨立性。
三、提供勞動以及確定報酬的基礎不同
在雇傭關系中,雇主所支付的報酬主要是勞動力的價值,該標準是由市場勞動力供需關系決定,當讓其中也包括部分技術成果價值,但這并不是雇主支付報酬直接的、主要的部分。
勞務關系中,因提供勞務方所提供僅是單純的勞動力,沒有其他的技術成分在內,故接受勞務方所支付的報酬僅是提供勞務者勞動力的價值。
在承攬關系中,承攬人所提供服務主要是技術成果,其次才是提供的勞務。承攬關系中報酬是基于承攬人自身技能水平、生產規模以及原材料的價格等因素而確定,并且承攬人有時還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以上是雇傭關系、勞務關系和承攬關系的主要區別點,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三者進行區分還是有很大困難的,因實際生活中有很多臨時性的勞務問題,當事雙方都是口頭約定,一旦在勞務中有人身損害事情發生,當事雙方往往只是口頭陳述而無相應證據予以證實。
個人認為,準確區分雇傭關系、勞務關系與承攬關系,應從各自的特點、權利、義務的內涵及所產生的各種法律關系等入手,遇到類似案件,我們應根據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參照雇傭關系、勞務關系與承攬關系的特征來區分、確定當事人之間的身份關系。若還有問題,可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傷殘賠付
2021-01-09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