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最高院出臺了新案由規定之后,就取消了雇傭傷害這一案由,添加了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和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這兩個案由。根據最高院的釋義,提供勞務者受害糾紛是指個人之間存在勞務關系的前提下,提供勞務者因勞務活動而受到傷害,在提供勞務者向接受勞務一方主張損害賠償時,由雙方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提供勞務者致害糾紛是指個人之間形成,提勞動關系勞務者因勞務活動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是以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為基礎的,這與存在人事關系或勞務關系的用人單位責任糾紛明顯不同。
根據最高院的釋義可以看出,這兩種法律關系的法律基礎是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若形成了勞動關系則應該走工傷程序。但是實際操作中,一般只要不是長期上班,按月發工資的,法院基本上都會按照個人勞務關系去立提供勞務者受害或者提供勞務者致害。舉個例子,比如在工地上干活不小心受傷的,盡管是勞務公司雇傭的,還是按照提供勞務者受害去立案。
好了,上面是對案由規定的一個說明。在實際操作中,這種案子關鍵所在就是證據!到底能不能證明①雇傭關系的成立②在勞動過程中受傷害的事實。若能證明這兩點,那么這種案子就成功一半了。至于怎么證明上述兩點,一般情況下就是靠錄音證據,工友的證人證言了,若受傷的時候是打的120,救護車現場出警的,出警記錄也能作為一個證明。其實這也是當前的一個現狀,因為基本沒有勞務公司或者個人去跟受雇傭者簽訂一個協議。所以,每一個案子怎樣收集證據就成了重中之重,因此作為代理律師要盡可能的去幫助當事人去搜集證據,這樣案子才會順利的進行下去。
在搜集證據的同時,還要理順各個主體之間的關系。因為雇工傷害的案子大部分都是在工地上受傷的。這就導致了可能會有好幾個被告。理順各個被告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我的觀點是只要有那么一點關系的,就全告上,不論是發包,承包,還是分包的,雖然顯得亂,但是卻有利于原告。因為這種案子,大部分情況下就調解了。被告越多,法官在調解的過程中也好做工作,每人出一點,案子也就結了,又快又省事。
當然,這種案子還有一大難題就是送達。如果真是不好送達的,還真沒有辦法。當然,牽扯到賠償的話,按照什么標準賠償,農村還是城鎮也是個問題,說白了還是證據的準備,最好的就是有沒有居住證或暫住證。沒有的話,就比較麻煩了,就要多種證據佐證了。比如居委會的居住證明,當地銀行卡的消費明細,租房合同,房東的證言等等。證據搜集齊了,也是會按照城鎮標準支持的。
最后一點,現在這種案子法官都會劃分責任,所以,開庭的時候,描述是怎樣受傷的,不能僅僅說是不慎摔倒,或掉落受傷,而是應該仔細論述,盡量把責任推到雇主的身上,這樣在劃分責任的時候也會有利于原告。
上述就是我該類案子的一點心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強制征地怎么解決
2021-02-01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土地承包合同中委托人范圍是什么
2021-02-26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房屋拆遷補償方案的審批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18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三舊改造”成香餑餑 荔灣赴港簽下97.6億元大單
2021-03-19廠房拆遷中,對房屋的評估步驟是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