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名詞,《勞動法》實施并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后,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在用人單位中,各類職工享有的權利是一樣的,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于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已經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
對于在本企業連續工作已滿10年的臨時工,續訂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也應當按照《》的規定,如果本人要求,應當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并在勞動合同中明確其工資、保險福利待遇。用人單位及勞動者本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并享受有關保險福利待遇。
臨時工其實是很老的一個說法,其所針對的是固定工。在一九九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之前,我們國家企業大多是國有企業,其用工制度是將員工招入單位后就一直在該單位工作,直至退休,這就是固定工。相對于固定工,單位為了臨時工作需要,招聘的一些員工就是臨時工。由于固定工要做到退休,所以待遇福利方面在單位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通常較好;臨時工是馬上要走的,做不久的,所以待遇福利就相對較差。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出臺則改變了在中國實施了幾十年的傳統用工制度,將勞動合同的概念推向了全國。之所以說其有如此的變革作用,是因為勞動合同制度改變了傳統的在單位一做到底的舊觀念。勞動合同提出一個合同期限的問題,使得勞動合同會面臨終止。當勞動合同終止后,單位就可以當然地終止與員工的勞動關系了。
在這樣的制度下,就無所謂什么固定工、臨時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近10年時,已經很少聽到臨時工的說法了,通常在一些國有企業及國有轉制的企業還有。單位用工,只要是簽訂勞動合同的,就應該視為是單位的正式員工,福利待遇按照合同約定、公司規章制度或者法律規定辦理。
我們可以知道,如今已經沒有臨時工這種說法了,單位用工只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就應該視為單位的正式員工。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所以,現在的臨時工是要簽訂勞動合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最新勞動仲裁時效是二年嗎
2021-03-21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