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公司的股東在出了資或者其他要素之后,就可以參與公司的重大事項的決策,等著公司的分紅,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股東在公司擔任一定職務并且獲得勞動報酬的情況,股東出于各種原因為公提供勞動的這種現象很常見。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為您分析一下股東屬于勞動關系這一問題。
如何看待股東存在勞動關系
觀點一:勞動關系成立
公司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股東,股東接受公司的管理,從事公司安排的有勞動報酬的勞動。故股東與公司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人格從屬性和經濟從屬性,雙方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其權利義務關系受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
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上述法律條文規定的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觀點二:不成立勞動關系
1、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勞動者主張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為合法主體的前提下,應當至少滿足三個必備條件:
(1)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3)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
通常情況下,股東為公司提供勞動的目的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是在公司人員不足或認為自己進行經營管理對公司更有利,自愿為公司提供勞務為了獲取更多分紅;
另一種單純是為了獲取勞動報酬。
所以股東要求確認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必須排除第一種可能性,即股東應當舉證證明其與公司之前存在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并且還需結合是否存在實際用工的行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人身隸屬性,即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等方面綜合判斷。
綜上述,對股東屬于勞動關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股東與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不可一概而論,要視具體情況。其實也就是判定事實勞動關系是否成立,那么再具體案例中我們只需要去證明股東與公司之間滿足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要件或者不滿足某一條,就可以判斷勞動關系是否存在了。更多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把孩子藏起來,阻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1-14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