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的主體范圍
1.員工:員工,也稱為農民工、雇員、雇工、受雇人、勞工,是指在就業組織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經營決策權力并從屬于這種權力的工作者。員工的范圍有藍領工人、醫務工作者、辦公人員、教師、社會工作者、中產階級的從業者和底層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職業者、自雇傭者。
2.工會:工會是勞動者(雇員)組成的旨在維護和改善其就業條件、工作條件、工資福利待遇以及社會地位等權益的組織,工會主要通過集體談判方式來代表勞動者(雇員)在就業組織和整個社會中的權益。
1)工會的職能與行動方式:工會是員工的集體組織,其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工會的職能具體表現為代表職能,經濟職能,社會民主職能和服務職能。工會的行動方式主要有勞動立法、集體談判、直接行為、互保互助、政治行動等。
2)中國的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工會的任務有: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管理和參加企事業的民主管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代表和組織職工實施民主監督;協助政府開展工作,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與支持企業行政的經營管理;動員和組織職工參加經濟建設;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技術素質。
工會的職權主要包括: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代表職工與企業談判和簽訂集體合同;對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進行監督;對企業遵守勞動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參與勞動爭議的調解和仲裁。職工代表大會是中國勞動者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一種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3.雇主也稱雇傭者,是指在一個組織中,使用雇員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并向雇員支付工資報酬的法人或自然人。在中國,雇主是一個新的概念,在現行的勞動立法中沒有使用這一概念,而是普遍用“用人單位”。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和諧穩定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4.政府:在現代社會中,政府的行為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政府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一方,在勞動關系的運作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體體現為:
1)作為雇主的政府。
2)作為調解者、立法者的政府。
3)三方機制中的政府。
所謂三方性原則,是強調法律不僅要規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而且要同時規定作為第三方的政府的權利和義務。三方性原則表明了勞動關系制度對公共權力的承認。
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社會關系;同時從經濟角度來看,也是一種生產關系。當勞動關系的主體發生了變更,勞動合同才可以解除。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您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農村房屋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12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廠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贍養費的給付標準是多少
2021-03-03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