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事實勞動關系“先天不足”,所以在事實勞動關系存在期間及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時都存在較大的風險。
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雙倍工資風險職工入職,用人單位沒有及時與職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時間超過1個月未滿1年,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否則,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風險有的用人單位喜歡鉆所謂的“法律空子”,在勞動者入職時,往往會和勞動者口頭約定幾個月的試用期,一旦試用期快到了,就毫不猶豫地“以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將職工解聘。《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如果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又何來的試用期?勞資雙方發生爭議,仲裁部門或法院會認定雙方已經建立事實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往往會被認定為違法辭退。
對于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續簽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對事實勞動關系解除是否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中都有相關規定。對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職工要求經濟補償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181號)中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并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勞動者因要求經濟補償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并依據《勞動法》第98條、《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的有關規定處理。”在現實案例中,由于用人單位急于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往往最后承擔高額的賠償金了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律師考證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23公司分立資產變動是否交稅
2020-12-10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