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謠言的范圍
根據制造的謠言內容的不同,網絡謠言主要有以下六類:
1、網絡政治謠言
主要指向黨和政府,主要涉及政治內幕、政治事件、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等內容,讓公眾對國家秩序、政治穩定、政府工作產生懷疑和猜測,破壞黨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定。“軍車進京、北京出事”等謠言就屬于這一類。
2、網絡災害謠言
捏造某種災害即將發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發生災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引發“搶鹽風波”的核輻射謠言、引發群眾逃亡并導致4人遇難的響水縣“爆炸謠言”等都屬于這類謠言。
3、網絡恐怖謠言
這類謠言一般是虛構恐怖信息或危害公眾安全事件信息,引發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引起公眾對政府管理的不滿,影響社會穩定。“‘針刺’鬧到重慶”等屬于這類謠言。
4、網絡犯罪謠言
這類謠言一般是捏造一些駭人聽聞或令人發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眾憤怒、恐懼,引發公眾對政府、政府工作人員或某些群體的不滿,同時也影響當事人的聲譽,擾亂他們的正常生活。如“黔西部分鄉鎮兒童被搶劫盜腎”等屬于這類謠言。
5、網絡食品及產品安全謠言
捏造或夸大某類食品或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引起公眾對該類食品或產品的抵制,導致該類食品或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損失。比如“皮革奶事件”,讓奶企等蒙受巨大損失。
網絡個人事件謠言針對某些個人特別是名人而編造吸引眼球的虛假信息,侵害當事人隱私,給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經濟損失。比如趙*山“被限制出境”以及眾多名人“被死亡”等都屬于這類謠言。
二、傳播網絡謠言會犯哪些罪
從目前我國刑法的法律規范分析,可作為打擊網絡謠言法律淵源的有兩類:
針對網絡謠言可以直接適用,直接可適用的罪名主要有:誹謗罪、尋釁滋事罪、商品聲譽罪、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編造、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以及戰時造謠惑眾罪。上述罪名一般均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網絡謠言進行適用。在專有罪名體系之中,可以直接適用具體罪名對編造網絡謠言的行為人進行處罰。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傳播謠言可能觸碰的罪有誹謗罪,尋釁滋事罪,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根據傳播的類型進行分類。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2-03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