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可見,我國刑法是以刑罰為標準來確定追訴時效期限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p>
由此可見,犯集資詐騙罪數額較大的,追訴時效是五年;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追訴時效為十年;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是十五年;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是二十年。最后,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二、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界限
第一,犯罪的目的不同。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罪行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資金;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第二,犯罪的行為不同。非法集資的犯罪行為人必須使用詐騙的方法,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行為則不以使用詐騙方法作為構成犯罪的要件。
第三,侵犯的客體不同。非法集資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侵犯的客體在一般情況下主要是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當然,在有些情況下由于行為人經營不善等原因造成虧損,無法兌現其在吸收公眾存款時的承諾,甚至給投資人、存款人造成了經濟損失。但是,這種損失與直接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是不同的。
第四,侵犯的對象不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犯罪行為侵犯的對象是公眾的資金,而非法集資犯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眾的資金,也可以是其他的單位、組織的資金。
要注意,集資詐騙罪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不但應非法占有,而且需具有逃避返還資金的意圖。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逃避返還資金的意圖,則不能構成集資詐騙罪。至于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從量刑上看,集資詐騙罪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嚴重,最高可判刑10年。從回款情況看,被定性為集資詐騙罪的平臺,資金追償的時間要更長,追回的資金比例要更低。
如何對集資詐騙款認定?
明確集資詐騙罪一般擔保人承擔什么責任
集資詐騙擔保人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醫院公開患者照片是否構成侵權
2021-03-12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