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對于無權處分就是沒有任何的權力去處置和分配別人的東西,如果越線的話,那么這就是違法的,那么民法總則沒有無權處分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在無權處置他們的財產下而與第三人簽訂屬于他人的財產權利的合同,那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所謂財產處分權的欠缺,是指行為人在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情況下,而與第三人訂立處分他人財產權利的合同。無處分權(無權處分)主要包括兩種情形:其一是無所有權。以某物為合同標的卻沒有所有權,其權利暇疵是顯而易見的,如將他人之物出賣,以他人之物出租等都構成無權處分行為。其二是處分權受到限制,這是在有所有權但所有權受限制的情況下實施的處分行為。如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對抵押物的處分等。處分財產的權利只能由享有處分權的人行使,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則構成對他人財產的侵害。即使是對共有財產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有份額,不能擅自處分其他財產。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雖然合同當事人主體資格欠缺,但經有權人追認,可自始生效的合同。主體資格欠缺主要包括三種情形即行為能力的欠缺、代理權的欠缺及財產處分權的欠缺,前兩種情形都是行為人以財產權利人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而財產處分權的欠缺,無權處分人須以自己名義與第三人訂合同。無權處分人如以財產權利人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則應作為無權代理合同處理。
行為不具有違法性,不構成無權處分行為。如果某種處分行為是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而行使的,具有合法性,就不能構成無權處分行為,如法院查封、拍賣、扣押當事人的財產行為。
效力判斷
(一)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對象指向的是“無權處分合同”,而非“無權處
無權處分 分行為”。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在物權行 為模式下與非物權行為模式下所指向的對象是不同的。在物權行為模式下,法律行為被區分為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非直接處分標的物,唯就該標的物作成負有讓與義務的法律行為,稱之為負擔行為。直接讓與標的物(物或權利)之法律行為,稱之為處分行為。
①在物權行為模式下,負擔行為的效力不受處分權的影響,處分行為是相對于負擔行為而獨立化、無因化。在權利人未追認的情形,僅“處分行為”無效,而“處分合同”的效力不受影響。在非物權行為模式下,采納統一法律行為,對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一體把握,將處分行為納入債權行為之中,視標的物所有權變動為債權合同直接發生的法律效果,因此,只存在債權合同(這里即處分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而不另外存在處分行為是否有效的問題。依據《合同法》第51條的規定,它所指的是 “合同有效”,而不稱“處分行為有效”,顯然合同法立法思想是不采納物權行為模式,因此,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直接指向“處分合同”,而非“處分行為”。
(二)在權利人未追認或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未取得處分權之前,該處分合同效力屬效力待定狀態。所謂效力待定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關生效要件的規定,其效力
無權處分 能否發生,尚未確定,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才能生效。在無權處分合同中,無處分權人缺乏處分能力本應使訂立的合同無效,但考慮到經濟生活本身的復雜性,雖然屬于無權處分,如果權利人追認或處分人事后取得處分權,沒有理由強使其無效,這即符合追認權人利益,有利于促成更多的交易,也有利于維護善意相對人的利益。因此,在權利人追認前或無處分權人取得處分權前,將合同規定為效力待定合同,而不是簡單地宣告該合同無效,是符合各方的利益的,權利人對效力待定合同追認后,或無處分權人取得處分權后,該合同就生效。
綜合上面所說的,違權的處置他人的財產是不對于,也是屬于犯法的,無權處分相對于有權利的人而方,是一種相對的權利,因此,對于當事人一定要清楚民法總則沒有無權處分的法律依據是什么?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權利。
無權處分和無權代理的區別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0人身損害賠償如何區分農村和城鎮
2021-01-25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委托代理
2020-12-102020年各地拆遷補償政策在哪里能查看
2020-12-22拆遷安置房是否能買賣,購買拆遷安置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