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憲法》規定的人身自由權具體包括: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憲法的第37條、38條、39條規定我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不受侵犯;第40條規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人身自由權,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圍內有獨立為行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剝奪、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體的自由權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碼、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享受其他權利的先決條件。它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進行行動和思維、不受約束、控制或妨礙的人格權。人身自由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維護其行動和思想自主,并不受他人或者其他組織非法剝奪、限制的權利。人身自由是自然人自主參加各項社會活動、參與各種社會關系、行使其他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基本保障。一個人喪失了人身自由權,也就無法享受其他民事權利。
二、身體自由權
身體自由權也稱作行動的自由權,是指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作為和不作為,不受非法限制、剝奪、妨礙的權利。身體自由權所包含的,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外在身體行動的權利。非法限制、妨礙或剝奪自然人的身體自由,即為侵權行為。以非法強制治療的方法,限制受害人的身體自由,就是侵害了身體自由權。這是因為身體自由為自然人的基本民事權利,一經非法剝奪和限制,即屬侵害他人行動的自由。
三、精神自由權
精神自由權,也稱作決定意思的自由、意志自由權。
在現代社會,自然人依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從事正當的思維活動,觀察社會現象,是進行民事活動的前提,法律應當予以保障。因而,精神自由權是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主思維的權利,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內在思維活動的權利。非法限制、妨礙自然人的精神自由,即為侵權行為。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9條規定:“盜用、假冒他人名義,以函、電等方式進行欺騙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財產、名譽受到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一司法解釋所述情形,正是以欺詐方法侵害他人意志自由權的行為。正如學者所指出的那樣:詐欺是故意以使人陷于錯誤為目的的行為。詐欺的成立,須詐欺人有虛構事實的行為,是故意侵害觀念純正的行為。因此,只須有使被詐欺人陷于錯誤的故意即可。脅迫,就是故意以不當的目的或手段,預告禍害,使人心生恐怖的行為。詐欺、脅迫行為均系侵害自由權,其所侵害的正是精神自由權。
我國的憲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有著詳細的解釋,相關的公民人身自由包括身體自由和精神自由。身體自由包括自由權,是指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行為意識進行相關的活動。精神自由包括當事人的意志力和相關的思維活動,都可以自由的進行活動。
修改憲法內容是主要有哪些?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商號可以變更嗎
2021-02-18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