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4年憲法有兩個原則是什么?
體現的兩大原則,即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它的頒行開創了中國人民民主的全新階段。
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共4章106條。被稱為五四憲法。五四憲法是一部較為完善的憲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是在對建國前夕由全國政協制定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進行修改的基礎上制定的。
二、憲法的地位
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三、憲法作用
1.憲法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憲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3.憲法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4.憲法促進了我國人權事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屆、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分別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頒布了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社會主義的原則
(1)人民主權原則
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2)基本人權原則
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從而確立了基本人權原則。
(3)法治原則
199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也成為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4)權力制約原則或民主集中制原則
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有一些法律法規來確認國家和公民的各項權益,那么憲法是每一個國家的根本法律,不僅會規范國家的相關社會經濟制度,也會規范公民的各項行為,因為憲法的重要性,所以在進行修改時,也必須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修改。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房補房款有期限嗎
2021-03-19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城中村拆遷時,應該怎么補償
2021-03-16延慶拆遷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