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憲法跟法律關系是怎樣的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的制定都要以憲法為根本依據。一切法律的制定都不得違背憲法中的各種內容。 法律是除憲法以外的規范性文件的統稱,其效力僅低于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的法律都是依據憲法來制定的因此每部法律在最后都要寫“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這樣一句話。
憲法(constitution)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于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二、三個階段
從傳統的國家學來看,憲法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警察國家時期
國家與社會并未真正區分,統治者作為國家的代表,與代表人民生活環境的社會之間的關系如同家父長,統治者擁有至高權力,國家可以為人民等,規范以上事項之憲法即為“固有意義的憲法”。
自由法治國家時期
此一時期由于思想的啟蒙、中產階級興起,國家與社會逐漸區分開來,此一時期的思想認為社會先于國家存在,且基于私法自治(即契約自由原則)而自發性形成,國家是為了使社會運作完善而產生的,因此政府對于社會的干預越小越好,透過天賦人權、議會制度、司法制度的確立,國家間接使社會運作順利,人民權利透過間接的方式受到憲法的保障,所以又稱為“形式法治國”。在此一時期,行政法開始出現,依法行政、法律保留、特別權力關系等概念逐漸出現。
社會法治國家時期
鑒于前一時期國家任務范圍狹隘,在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等前提之下,經濟力強大的社團或財團造成市場壟斷,對于人民權利侵害過巨,因此認為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并非完全重疊,也非完全分立的二元,而是應有適度的混合,國家形成社會秩序同時,也要對人民權利予以最低的保障,強調人民基本權利可直接以憲法為保障根據,并且憲法應加入基本國策,以補充性原則保障人民福利。此一時期,不只國家,社會的一般人民也要遵守憲法對于基本權的保障規定,但隨著時間轉移,因而使國家修改憲法的可能性增加。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憲法跟法律的關系是什么,其中憲法本來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所以一切法律都是要以憲法作為根本依據的,其他法律的制定都不能違背憲法中規定的內容。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步驟是什么
2021-01-26申請勞動仲裁年休假可以追溯幾年
2021-01-28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