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第9條民事主體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1、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2、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可以都是單一的;也可以一方是單一的,而另一方是多數;也可以雙方都是多數的。在某些民事法律關系中,義務主體是特定的人,例如債權債務關系;在另一些民事法律關系中,義務主體則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例如所有權關系。
3、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
第一,名義獨立。自然人和法人能以自己的名義為民事行為,與第三人發生法律關系?!皩M織體特別意味著能夠用組織的名稱與第三人為民事法律行為,而不是以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組織成員的名義”。
第二,意志獨立。
第三,財產獨立。
第四,責任獨立。
二、民法總則六大原則是什么?
1、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主要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在民法中的體現,一層含義是平等保護所有民事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
2、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意思自治是現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3、公平原則
公平正義是對民事司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4、誠信原則
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準則,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則,它和公平原則一樣,既是法律原則,又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規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體誠實不欺,講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
5、綠色原則
這是民法總則新確定的一項法律原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創舉,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項原則既傳承了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了新的發展思想,有利于緩解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的矛盾。
6、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慨念構成的,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這項原則還有一種含義,凡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
三、民事案件的審理時限
1、《民法通則》147條規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
2、《民事訴訟法》135條規定:“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經上級法院批準。”
3、《民事訴訟法》146條規定:“簡易程序審結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4、《民事訴訟法》15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5、《民事訴訟法》147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
6、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民事主體可以從事的民事活動非常的多,需要我們節約資源的時候就要有節約意識,比如節約用水用電,企業生產過程中要把握好排污問題。諸如此類的民事活動,節約資源的這種意識應該是貫徹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也不是一般的民事糾紛了。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村委會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輕微交通事故當事人怎么處理
2021-02-10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