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因為言語或肢體上的糾紛打架,而打架作為影響社會治安的惡劣行為會受到治安管理條例的治安處罰,對被害人人受傷較重、影響社會公共安全的還有可能追究其刑事責任。部隊作為一個國家特殊安全保障機構,在部隊打架會怎么樣的處罰,小編就這一問題結合我國的現行法律法規為大家作詳細的解答。
一、打架斗毆的行政處罰(治安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你們這屬于是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行為,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二、打架斗毆會犯什么罪
要看打架斗毆犯什么罪,則要看具體行為性質:
1、如果僅僅是故意傷害性質,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犯罪,如果致人輕傷以上的,涉嫌“故意傷害罪”;
2、如果是隨意毆打他人的性質,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輕微傷以上、或者持械隨意毆打他人的,涉嫌“尋釁滋事罪”;
3、如果是雙方聚眾斗毆的,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犯罪,雙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眾斗毆罪”。
三、打架斗毆構成犯罪的處罰有哪些
如果打架斗毆的情節輕微,沒有嚴重后果,則使用《治安處罰法》予以治安處罰;如果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后果,則依據《刑法》規定,以聚眾斗毆罪處罰。看情節輕重,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
打架斗毆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只要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的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故意傷害案件中,如果案發前因為被害人有明顯過錯,被告人一怒之下失手將被害人致傷,情節明顯較輕,且案發后被告人又能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一般應從輕處罰或免除處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犯罪行為所引起的附帶民事賠償,是屬于刑事法律調整的范疇,應具有懲罰性。
刑法第36條作了明確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分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即使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才能予以免予刑事處罰。刑法第37條規定:“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械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最壞的情況: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可以處以6個月至3年的有期徒刑,附帶民事責任,也就是賠償醫療費。
2、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打架斗毆或者參加聚眾鬧事,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過、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職(級)、降銜(級)、撤職處分。
部隊作為一個獨立的司法主體,有著自己司法判罰標準。所以在部隊打架會怎么樣的處罰,還要根據部隊內部的管理條文和打架所產生的影響和后果,進行綜合判罰。小編在這里奉勸大家有什么事可以通過協商、法律、談判等方式方法來解決。打架來解決事情,不會有任何好的結果,對自己和他人也都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
打架致人輕傷怎么辦,該怎么判刑
校內學生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打架保釋金多少,打架要交多少取保候審保證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