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作者擬從遺產的法律地位入手,結合我國的夫妻財產制和轉繼承的適用范圍就上述問題作出分析和探討,以有助于民法典繼承編體系的完善,填補立法空白,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一、關于轉繼承性質的觀點之爭
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死亡時,其應繼承的遺產份額轉由其合法繼承人承受的制度。實際接受遺產的已死亡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稱為轉繼承人,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繼承人稱為被轉繼承人。
轉繼承制度在我國的確認,源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中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睋耍械膶W者認為,轉繼承只是繼承遺產權利的轉移。因為繼承權自遺產分割后才轉化為所有權,因此,轉繼承只能是繼承權利的轉移,在處理這類案件時不應將被轉繼承人應當繼承的遺產份額視為被轉繼承人同其配偶的夫妻共同財產。另有學者認為,轉繼承是被轉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的轉移,是將被轉繼承人繼承下來的遺產應繼份額的權利的轉移,轉繼承所轉移的不是繼承權,而是遺產所有權。還有學者認為,轉繼承只是將被轉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轉由其繼承人承受,因此,應將被轉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視為其同配偶的共同財產(如果沒有另外的特別約定),轉繼承關系的客體是被轉繼承人應取得的遺產份額,而不是被轉繼承人應取得的全部遺產份額。
那么,轉繼承的性質到底是什么呢?眾所周知,轉繼承發生的事實依據是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死亡。我國《繼承法》第2條規定:“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被繼承人死亡意味著其民事權利能力終止,不能再作為遺產的權利主體;遺產分割后,繼承人實際取得應繼承的遺產的所有權,那么此時若發生繼承人死亡的情形,繼承人便成為被繼承人,由此引發關于繼承人的遺產的一般意義的繼承關系而不是轉繼承。由此在轉繼承制度中必然引發的問題是: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誰將成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下來的遺產的權利主體呢?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確定了轉繼承的性質。這涉及到了遺產的法律地位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次醫療誤工費如何賠償
2020-12-30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