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是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立遺囑的公民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對其遺產所作的處分或對其他身后事務所作的安排,并在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
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通過遺囑方式處分財產,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區別是明顯的。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囑繼承與遺贈的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接受遺產的主體不同:受遺贈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或國家,但必須不是立遺囑人的法定繼承人;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自然人,并且必須是法定繼承人。
(二)權利的行使方式不同:受遺贈人只有在知道受遺贈的兩個月內明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時才視為接受,否則視為放棄遺贈;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處理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繼承。
(三)遺囑和遺贈的構成要件和效力是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區分不同的情況來判定遺囑的效力。具體講,遺囑繼承和遺贈之間的區別主要有:
(1)兩者的受讓主體不同。遺贈受領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之外的人,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之內的人。
(2)兩者所指向的客體范圍不同。遺贈的客體只包括財產權利不包括消極的財產義務。而遺囑繼承人不但享有接受遺產的權利,同時還須承擔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義務。
(3)權利的接收、行使的方式不同。遺贈受領人應當在知道遺贈的內容后的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受領的意思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以后,遺產處理以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繼承。
(4)獲得遺產的方式不同。遺贈受領人不直接參與遺產分割,只能從遺囑執行人或法定繼承人處獲得遺產;而遺囑繼承人要直接參與遺產分配。
(5)最后,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指定候補繼承人,而在遺贈中則不能指定候補的遺贈人。法律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入職合同是不是勞動合同
2020-12-16房屋私下協議書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30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