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妹在父母去世后曾先后兩次簽訂了繼承遺產協議,但將近40年過去,直到四兄妹中也有兩位相繼去世,協議一直未履行。其中已去世的大哥的妻兒將其兄妹及侄兒9人告到法庭,要求按照他們四兄妹當時簽定的協議去分房產。近日,越秀區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協議雖簽但久未履行,判決按份繼承,依法駁回了老大妻兒的請求。
兩次簽協議但都未履行
鄧氏四兄妹均居住在廣州市,父母相繼去世并留下了分別位于廣州市惠福東路原67號和東風中路太華坊18號兩處房產后。1965年7月4日,四兄妹書面訂立“繼承遺產意見”,上面寫著,先母王英(化名)遺下房屋兩間,惠福東路原67號歸兄長劉風(化名)繼承,太華坊18號歸三個妹妹繼承。1988年7月26日,上述四繼承人再次簽定《繼承遺產協議書》,其中約定,惠福東路原67號由兄長繼承,太華坊18號由三個妹妹繼承。另外,太華坊33號由兄長無償贈給三個妹妹,鑒于太華33號代管后沒辦好有關手續,待上述手續辦妥辦理贈予等手續并承擔一切經費后,再同時辦理太華坊18號和惠福東路原67號分房手續,而之后他們一直沒有按照以上約定辦理繼承遺產。
1998年,劉風和妹妹劉碧(化名)相繼去世,他的妻兒認為其他兩兄妹和劉碧的繼承人不守承諾沒有按照原來的約定辦理繼承,遂起訴到法院,要求判決惠福東路原67號由他們繼承所有。
協議久未履行按份分配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兩房屋是王英在其丈夫死亡后取得的,依法應屬于王英個人的遺留房產,由于她生前沒有立下遺囑,房產依法應由四子女共同繼承所有。雖然四子女在母親去世后先后共同簽訂了兩份繼承遺產的協約,但雙方均沒有履行。故原告在劉風、鄧碧君先后離世,且鄧碧君的子女及其劉風另外兩個妹妹都不再同意按原協議執行的情況下,要求仍按原來協議進行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由于該房屋一直未作產權變更登記,仍以王英名義登記,應視為該遺房尚未發生繼承,上述兩遺留房產依法應由四子女共同按份繼承各占四分之一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侮辱誹謗罪立案標準
2021-02-19什么時候進行專利申請復審
2020-12-30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