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遺產公證協議需要注意的細節
1、須明確遺產分割協議的主體。簽訂遺產分割協議的主體是繼承人及其他遺產受益人中有行為能力的人或無行為能力的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
我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了遺產繼承的法定繼承人范圍(包括第一順序繼承和第二順序),《繼承法》第十六條還規定了遺囑繼承和遺贈的受益人。司法實踐中,常遇到有些繼承人或遺產收益人中有時會出現智力殘疾、神志不清楚、年齡未成年等多種特殊情況。顯然,這些人都是有繼承資格的,但依據《合同法》相關規定,卻不是遺產分割協議的主體,那么我們在審查其法定代理人時,一定要慎重為之。
筆者在實踐中,還經常性遇到出現遺漏繼承人及遺產取得人的情況,我們在辦證時必須依照遺產受益權的證明(包括公證書、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等)嚴格審查分割遺產的主體。
2、須明確遺產分割協議的客體。簽訂遺產分割協議的客體是繼承人共同繼承的屬于被繼承人所有的合法財產。顯然,被繼承人的非法財產和權屬不明確的財產不能列如分割范圍。怎么認定是屬于被繼承人的合法財產或權屬明確的財產呢?我們在認定遺產時,應依據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六的規定和《婚姻法》第十七條的相關規定,須說明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費。”同時,對遺產中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三)項規定的“知識產權收益”建議大家在辦證時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規定:“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知識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
是否需要公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不經過公證的遺產分配協議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涉及到遺產繼承分割過戶的,如房產等需要辦理繼承公證過戶或通過法院訴訟方式確認過戶。
小編提醒您,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18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土地制度有什么大的改變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