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械聚眾斗毆的認定是什么?
對于何為“持械聚眾斗毆”,周道鸞、張軍主編的《刑法罪名精釋(第四版)》認為,“主要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使用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進行斗毆”的情形。這是司法實踐中最權威的觀點。該觀點強調,一是必須實際使用,二是限于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至于是為什么限于以上器械,有沒有相關的判斷標準,則沒有給出理由。至于是事先準備的,還是現場隨手拾取的,則沒有提及。
二、認定界限
(一)聚眾斗毆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二)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三)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說明在聚眾斗毆活動中,一旦造成他人重傷、死亡的,一律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這是對犯罪的一種轉化型規定。
三、處罰準則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在社會中,公民難免會與他人發生沖突,那么也會有許多公民會沖動的使用暴力去解決,當發生了聚眾斗毆情節后,不僅會給雙方的身體安全帶來影響,同時也會給社會的治安和秩序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如果犯案的情節嚴重者犯罪嫌疑人甚至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
聚眾斗毆罪屬于怎樣的犯罪類型
聚眾斗毆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醉酒持刀恐嚇尋釁滋事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帖侵權責任原因不明的怎么處理
2020-12-23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區別在哪里
2021-01-13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