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眾維權選擇上訪是什么意思?
上訪,是群眾越過底層相關國家機關到上級機關反映問題并尋求解決的一種途徑,也是上層政府了解民意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的表達形式。
根據上訪的事件起因(理由)上訪分為有理上訪和無理上訪,但總的來說上訪多是因問題在當地政府得不到解決或解決不合理而引起,針對的往往是權力和資本結合所產生的不公平現象,例如貪污腐敗、黑惡勢力與政府勾結,因此針對上訪者的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信訪工作機構的通信地址、電子信箱、投訴電話、信訪接待的時間和地點、查詢信訪事項處理進展及結果的方式等相關事項。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在其信訪接待場所或者網站公布與信訪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以及其他為信訪人提供便利的相關事項。
二、群眾如何發(fā)起上訪程序?
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1、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2、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3、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4、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
5、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信訪人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
綜上所述,公民解決糾紛的手段很多,從法律層面看就有調解、仲裁及訴訟等。如果這些方式都沒能解決問題,有的群眾會選擇上訪,越過本級政府向上級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各地都設有信訪辦,專門接待上訪群眾。信訪辦受理后,對重大問題要切實關注,設法解決。
拆遷維權,進行上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如何維權
發(fā)現房屋面積縮水該如何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租房現攝像頭怎么處罰怎么規(guī)定
2021-01-29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guī)定嗎
2021-03-21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fā)工資嗎
2021-01-25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延長假期加班企業(yè)如何發(fā)放加班費
2021-01-08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法律規(guī)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