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械聚眾斗毆的認定是什么?
對于何為“持械聚眾斗毆”,周道鸞、張軍主編的《刑法罪名精釋(第四版)》認為,“主要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使用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進行斗毆”的情形。這是司法實踐中最權威的觀點。該觀點強調,一是必須實際使用,二是限于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至于是為什么限于以上器械,有沒有相關的判斷標準,則沒有給出理由。至于是事先準備的,還是現場隨手拾取的,則沒有提及。
二、認定界限
(一)聚眾斗毆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二)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三)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說明在聚眾斗毆活動中,一旦造成他人重傷、死亡的,一律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這是對犯罪的一種轉化型規定。
三、處罰準則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綜上所述,持械聚眾斗毆不僅對受害人的身體帶來傷害,同時也會對受害人的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而且也會對社會的秩序帶來影響。生活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沖突,但凡事三思而后行,一旦造成嚴重的后果,犯罪情節嚴重甚至將會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
聚眾斗毆罪屬于怎樣的犯罪類型
聚眾斗毆主犯能保釋嗎?保釋要如何辦理?
學生聚眾斗毆可以不公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