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疫情造謠、傳謠者會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三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 “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 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公民存在造謠的行為,顯然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司法機關應當對相關情況進行嚴厲打擊,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不清楚的,可以向行政機關咨詢了解,只要存在造謠的事實的就需要進行處罰。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的認定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新標準出臺,農民虧了嗎
2021-01-30房屋拆遷補償,是“要錢”還是“要房”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