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疫情造謠、傳謠者會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三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 “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 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公民存在造謠的行為,顯然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司法機關應當對相關情況進行嚴厲打擊,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不清楚的,可以向行政機關咨詢了解,只要存在造謠的事實的就需要進行處罰。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的認定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買的二手房拆遷有補貼嗎
2021-01-17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