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微信上買到假口罩怎么辦?
可以保留相關證據到公安機關報案,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我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賣假口罩不構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賣假口罩不認罪可以定罪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雖然說正常情況下買到假冒偽劣產品以后也能夠到工商局投訴,可是,因為自己是在微信平臺上購買到的假口罩,到公安機關報案的目的就是,很有可能得通過公安機關才能確認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即便不構成犯罪,也會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的。
疫情期間大量倒賣假口罩犯法嗎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到勞動局投訴有時效期限嗎
2021-03-09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農村違建方拆遷怎樣賠償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