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遺贈人法定繼承人分別是什么
一、受遺贈人
又稱“遺贈受領人”。遺贈人在遺囑中指定的接受其遺贈財產的人。關于受遺贈人的范圍,各國法律規定不一。有的國家規定,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也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或組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也可以是集體組織或社會團體,還可以是國家。受遺贈人必須是在遺贈人死亡時尚生存的公民或者尚合法存在的社會組織。
受遺贈人如果與遺贈人同時死亡或者被推定為同時死亡的,該項遺贈無效。如果受遺贈人死在遺贈人之后,遺產分割之前,遺贈財產轉由受遺贈人的合法繼承人繼承。胎兒也可以作為受遺贈人,遺贈人將遺產贈給胎兒,該遺贈有效。尚在設定中的法人,也可以作為受遺贈人。胎兒出生時死產的,或者設立中的法人最終未設立的,該項遺贈無效。
二、法定繼承人
法定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相對于遺囑繼承而言的,語源自羅馬法的successioabintesta,亦即非遺囑繼承。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將遺產轉移給繼承人的一種遺產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可參加繼承的繼承人、繼承人參加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因而法定繼承并不直接體現被繼承人的意志,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繼承人的意思將其遺產由其親近親屬繼承。
三、適用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1、被繼承人生前未與他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或雖訂立遺贈扶養協議,但只處分了部分遺產,或協議已失去法律效力的。
2、被繼承人生前未立遺囑、遺贈,或雖立遺囑、遺贈,但只處分了部分遺產,或所立遺囑、遺贈無效或部分無效的。
3、遺囑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
4、遺囑繼承人放棄遺囑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領遺贈的。
5、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或受遺贈人喪失遺贈受領權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