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兒子有繼承權嗎
《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中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而法律中沒有干兒子這一規定,干兒子不是具有血緣或姻親關系的親屬,一般沒有繼承權,但如果和老人簽訂了遺贈撫養協議,贍養老人安享晚年,老人百年后,可以繼承老人的遺產。
二、有關繼承權的法律規定
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商品房退房前提需要哪些
2021-02-27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