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被繼承人的債務通過其目的,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為了個人的生產或生活所需產生的;一類是為了家庭生活而產生的。這兩類雖然看起來一樣,但是在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發生糾紛時,對債務劃分起到重要性影響。下面我們就來了解有關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的知識。
一、被繼承人的個人債務的含義
二、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個人債務
1、被繼承人的個人債務的范圍。被繼承人的債務是指被繼承人個人生前依法應該繳納的稅款、罰金以及應由他個人償還的合法的財產性債務。主要包括這樣幾類:
(1)被繼承人依照我國稅收法規的規定應當繳納的稅款。
(2)被繼承人因合同之責欠下的債務。
(3)被繼承人因侵權行為而承擔的損害賠償的債務。
(4)被繼承人因不當得利而承擔的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
(5)被繼承人因無因管理而承擔的補償管理人必要費用的債務。
(6)其他屬于被繼承人個人的債務,如合伙債務各屬于被繼承人應當承擔的債務,被繼承人承擔的保證債務等。
2、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應注意的問題。
(1)應區別被繼承人的債務與其家庭共同債務。家庭共同債務是指為了家庭成員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債務,這種債務應由家庭的共有財產來清償,不能以被繼承人的遺產進行全部清償。家庭共同債務中應由被繼承人清償的部分應確定為被繼承人的債務。
(2)應區別被繼承人的債務與以被繼承人個人名義欠下的債務。現實生活中,并非所有以被繼承人的名義欠的債務都是其個人債務,以下兩種債務雖以被繼承人的個人名義形成但不應完全歸為被繼承人的債務:
①以被繼承人名義欠下的家庭債務。
②因繼承人不盡扶養、贍養義務,被繼承人迫于生活需要以個人名義欠下的債務,這種債務應先用遺產清償,對不足部分繼承人仍然負有清償義務。
(3)應區別被繼承人債務與繼承費用,繼承費用應當從遺產中支付,而不屬于被繼承人債務。
三、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原則
清償被繼承人債務應遵循下列原則:
1.以接受繼承為前提的原則。
繼承人只有在接受繼承時,才依法承擔被繼承人的債務,這是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體現。
2.限定繼承原則。
繼承人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應以其取得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部分可以不予償還。
3.保留必留份原則。
如果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即使遺產不足以清償債務,也應當為其保留適當的遺產。這是養老育幼原則的體現,也是保障人權的必然要求。
4.連帶責任原則。
雖然我國繼承法沒有規定各繼承人對遺產債務承擔何種責任,但由于遺產在分割之前屬于各繼承人共同所有,所以,每個繼承人應對被繼承人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5.有序清償原則。這一原則體現在兩個方面:
(1)在多種取得遺產的方式并存的情況下,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受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清償。
(2)在多種被繼承人債務并存的情況下,應按一定順序清償。首先清償具有優先權的債權,比如工人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用遺產進行了擔保的債權等;然后才能清償普通債權。
四、處理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案件時應注意的問題
1、先確定遺產。
在現實生活中被繼承人死亡時,屬于被繼承人的那部分財產,往往還處在家庭共有財產狀態中,其遺產尚未確定。因此在清償被繼承人債務時,先要從共有財產中分割出屬于被繼承人的那份財產作為真正的遺產,以此作為清償的依據。切忌不分青紅皂白把被繼承人家庭的財產都作為遺產并以這個“遺產”負責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2、區分繼承人所負下債務的性質。
分清被繼承人所負下債務的性質,只有在嚴格按照前文定義確認為是被繼承人的個人債務,才必須依限定繼承的原則辦理清償事務,即清償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反之,被繼承人所欠下的債務,雖是以被繼承人名義欠下,但是實際上是用于家庭共同生產生活的,就不能認定為是被繼承人的個人債務,而應作為家庭債務,由家庭成員共同負擔。
3、明確清償債務具體的程序。
通常是繼承開始以后,繼承人應首先用屬于被繼承人遺留下來的財產來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清償后剩余的財產,才作為實際存在的遺產再按照遺囑或法定繼承來進行分割。當被繼承人的遺產主要是實物或不動產,不便清償債務時,應按照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的原則,可以先行折價或變現,然后再清償債務,也可以采取共有等方法償還債務。
4、幾種繼承人的清償責任分擔問題。
(1)當只有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時,從原則上講,應當依照繼承人各自所得的遺產份額,按照比例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即多得者多還,少得者少還。當然這種清償仍必須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也就是說繼承人最多清償數額不超過他的繼承所得。
(2)如果幾個遺產接受者中既有法定繼承人,又有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時,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繼承到的遺產清償債務,如其所得遺產不足以清償時,剩余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3)如果只有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應當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更多相關知識可咨詢合肥繼承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財產協議書有用嗎
2021-01-20違反環境保護法怎么處罰
2021-01-25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