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制度是指法官和其他法律人員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退出審理案件的制度。回避制度是為確保案件的公平審判而建立的制度。根據法律規定,回避人員包括法官、辦事員、翻譯、專家和勘驗人。
回避制度有三種規避方式:
1、案件當事人或有關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
2、對案件的興趣;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
司法人員具有法律地位,必須避免、不參與案件審理制度。所謂法律情形,是指法律禁止法官參與案件審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證案件公正審理的制度。回避制度由回避案件、回避適用范圍、回避申請程序和裁判程序組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理學法”第六章。
第十六條如果法官之間存在夫妻關系,直接血緣關系,三代人之間的血緣關系以及親密關系,下列職位可能不會同時舉行: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院長、副院長;
(二)同一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三)同一審判分庭的庭長、副庭長、法官助理審判員;
(四)上下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
第十七條法官自人民法院離任之日起二年內,不得擔任律師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離開人民法院后,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和子女不得在法官處理的法庭案件中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拒絕法院領導干部和法官在配偶子女司法執行崗位上的規定(審判)”。
第一條人民法院的領導干部和審判、執行職務的法官,其配偶、子女在人民法院管轄范圍內從事律師業務的,應當回避職務。
本規定所稱法院領導干部,是指各級人民法院領導班子成員和司法委員會專職成員。
本規定所稱審判、執行法官,是指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成員未擔任法院領導職務的,以及記錄在案、審判、執行、監督審判和國家賠償,并參與審判的執行法官和執行者的部門。
本條例所稱“律師職業”,是指以律師身份為當事人設立律師事務所,提供訴訟代理人或者其他有償法律服務。
司法鑒定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哪些情況下民事訴訟法院人員要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房改后產權人是個人的公房,遇到拆遷補償款全部歸個人所有嗎
2021-01-19夫妻戶口不在一起,拆遷時雙方都能享受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