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委員會組織開庭要多長時間?
一般在三個月左右,根據現行《條例》規定,對于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仲裁委員會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七日內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決定受理的,在作出決定之日起七日內將申訴書的副本送達被訴人,并組成仲裁庭;勞動爭議仲裁案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六十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是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二、仲裁開庭程序:
1、被申請人的答辯和反請求。接到仲裁通知后,被申請人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答辯和、或反請求(如有的話)。反請求應當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基于申請人申請仲裁的同一或者有牽連的合同關系或法律關系;被申請人針對申請人提出。
2、開庭通知。仲裁庭組成后,與仲裁委員會秘書處協商開庭審理的日期,仲裁委員會秘書處將開庭時間及開庭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
3、開庭審理。案件一般應當開庭審理。若經各方當事人同意,或者根據仲裁規則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仲裁庭可以只依據書面文件進行審理并作出仲裁裁決。
開庭審理不公開進行,若各方當事人均要求公開審理,由仲裁庭作出是否公開審理的決定。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人均不應透露案件實體和程序進行的情況,案外人未經仲裁庭允許不能旁聽。
各方當事人應委派代表參加開庭審理。若一方當事人不出席開庭,仲裁庭可缺席審理并作出缺席裁決。
4、調解。在仲裁過程中,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請求仲裁庭主持調解;仲裁庭征得雙方同意后,也可以主動對案件進行調解。調解成功,仲裁庭則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或雙方撤案。若調解不成功,任何一方均不得在其后得仲裁程序、司法程序和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對方當事人或仲裁庭在調解程序過程中發表過的、提出過的、建議過的、承認過的以及愿意接受過的或否定過的任何陳述、意見、觀點或建議作為其請求、答辯及、或反請求的依據。
5、裁決及其效力。仲裁裁決依多數仲裁員意見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則依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裁決是終局的,對對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任何一方當事人均不得向法院起訴,也不得向其他任何機構提出變更仲裁裁決的請求。
仲裁委員會在進行仲裁事項的開庭處理時,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但必須按照上述規定的程序來辦理,具體情況下,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仲裁處理,但如果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或者對相關情況的認定有異議的,可以提出申訴。
工傷仲裁處理流程是什么?
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