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變更開庭時間的條件是什么?
可以更改開庭時間,但是一般情況下,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是很嚴格的。如果不是特殊原因導致無法在指定時間到庭參加庭審,是不可以更改開庭時間的。如果確實需要更改開庭時間,可以向向法庭提交申請書,申請更改開庭時間。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第四百五十五條 規定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訴人可以建議法庭延期審理:
(一)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補充偵查或者補充提供證據的;
(二)被告人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或者提供重要線索,需要補充偵查進行查證的;
(三)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補充、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
(四)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或者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提出意見的;
(五)需要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六)公訴人出示、宣讀開庭前移送人民法院的證據以外的證據,或者補充、變更起訴,需要給予被告人、辯護人必要時間進行辯護準備的;
(七)被告人、辯護人向法庭出示公訴人不掌握的與定罪量刑有關的證據,需要調查核實的;
(八)公訴人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證明,需要調查核實的。
在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前發現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建議人民法院延期審理。
二、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法院立案后,送達被告法律文書,一般情況下會給被告一個月的舉證期限。也就說,從立案到審判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首先,應該保證所留的聯系方式暢通,以便法院通知能夠及時告知你們。
其次,法院立案后,會將法律文書送達被告,如你起訴時,所留被告地址不夠詳細,或找不到被告,該案將會被中止。
最后,親自到法院問詢案件辦理情況。
當法院受理了當事人提交的案件后也是會在規定的期限內確定開庭時間的,那么在提起訴訟后也是會有相關機構進行立案調查,如果當事人沒有按照規定的期限和內容執行也是會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所以在發現了此類虛假訴訟時也是會對當事人的處罰的。
開庭時間法律規定是什么?
開庭時間一般幾個小時可以完成?
二審最長需要多長時間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