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法中關于回避的規定是怎樣的?
律師法中關于回避的規定是《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可以申請回避的三種情形:
其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本案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請求權第三人和無請求權第三人。
當事人是實體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只能以當事人的身份參加訴訟,而不能以當事人的辦案人員的雙重身份出現,所以必須回避。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是指本案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而且,客觀上還存在著其本身與案件存在某種事實上的利害關系,因此必須回避。
其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即案件的處理結果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審判人員自身的利益。
這種利害, 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也可能是事實上的利害關系。
其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
其他關系,指除以上關系以外的其他關系。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的回避,大多數人所了解到的都是法院內部的一些人員的回避,比如說書記人員和法官存在著一些利害關系,需要對他們進行回避,但實際上律師的話他也是存在著回避制度,這規定在我們國家的律師職業規范當中,第51條。
法官子女離婚訴訟回避注意哪些方面?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