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代理回避事項中包括什么情形?
律師法 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是為了完善律師制度,規范律師執業行為,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發揮律師在法制建設中的作用而制定的法律。
由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于1996年5月15日修訂通過,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二、回避期間:
1.偵查、起訴階段無明確規定:
A.一般以自行回避、指令回避為主;
B.兼采申請回避。
2.審判階段:
(1)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2)開庭的時候:
A.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
B.審判長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的名單;
C.審判長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申請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我國的司法制度也是需要保證公平性和公正性的,也是規定了任何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是與當事人具有近親屬關系的情況下不得繼續辦理此案件,如果發現審理人員有此項情況后當事人也是可以申請進行回避的,如果說申請人的回避申請被駁回后也是可以申請復議的。
刑事訴訟法書記員適用回避制度嗎?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公證員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一方死亡怎么辦
2021-03-05拆遷二手房能公證嗎
2021-01-12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