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必須公證才有效嗎
遺囑不公證也有效,但公證的效力最大。如果是繼承房產,則最好進行公證。
法律依據:《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第二條遺囑人為處分房產而設立的遺囑,應當辦理公證。遺囑人死亡后,遺囑受益人須持公證機關出具的“遺囑公證書”和“遺囑繼承權公證書”或“接受遺贈公證書”,以及房產所有權證、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處分房產的遺囑未經公證,在遺囑生效后其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可根據遺囑內容協商簽定遺產分割協議,經公證證明后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對遺囑內容有爭議,經協商不能達成遺產分割協議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房地產管理機關根據判決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公證遺囑的生效要件
1、事實要件。公證遺囑的生效,必須有遺囑人先于受益人死亡的法律事實。首先,遺囑是一種死因法律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遺囑的生效是以遺囑人的死亡為條件,遺囑在遺囑人死亡后方可生效,死亡前不生效。正因如此,遺囑人生前可對所立遺囑進行變更或撤銷,也可以通過買賣、贈與、消費、交換等形式對遺囑所涉及的財產進行實際地處分,從而對遺囑內容進行事實上的變更。其次,立遺囑人要先于受益人死亡,否則遺囑無效。根據繼承法第27條第三款規定,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而假如遺囑人死亡后,受益人在取得遺產前又死亡的,遺囑是否有效?對此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雖沒有明確規定,但基于遺囑人死亡后遺囑已生效,可以比照轉繼承的有關規定,由受益人的法定繼承人繼承其應得份額。
2、法律要件。遺囑是一種單方民事法律行為,根據法理,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的民事行為,而公證遺囑對于合法性的要求更高。簡言之,公證遺囑不僅要完全符合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構成要件,而且還要滿足公證專有的真實性、合法性的證明要求。結合公證工作實際,筆者認為公證遺囑生效的法律要件至少要包括:
一是遺囑人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這就要求遺囑人必需達到一定的年齡,并且要頭腦清楚,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雖然可以從事與其年齡和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但是不宜訂立公證遺囑。理由為,首先,未滿18周歲的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不能獨自申辦公證,必須要有監護人代理申請,而遺囑是一種要式法律行為,需要遺囑人親自做出,不得代理;其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顯然無法理解遺囑的法律意義和法律后果,不具有以遺囑方式處分財產的行為能力。
二是遺囑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實。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核心要素,當遺囑人的外在的表示行為真實地反映其內在意愿時,就為意思表示真實。遺囑人只有其意思表示真實的情況下所立遺囑,才能產生與其內心意思相一致的法律效果。遺囑人的意思真實包括但不限于:立遺囑的意思真實,對于一份財產的處置,以遺囑形式處分在遺囑人生前不轉移財產的所有權,而以買賣、贈與、交換等方式則要轉移財產的所有權,所以遺囑人要謹慎選擇處分方式;指定受益人的意思真實,哪個人或哪些人可以繼承,哪個人或哪些人不繼承,都應當出自遺囑人的本意,而不應當受到他人的干擾和脅迫;對遺產處分或事務安排的意思真實,這是遺囑的核心內容,遺囑人應有充分的認知并明確作出意見;等等。
三是遺囑的內容和形式不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社會公共利益。民事活動雖然遵循意思自治的原則,法無明文禁止即為合法,但也不是沒有底線,底線就是不得違反國家法律體系的禁止性規范,不得違背社會公德。公證遺囑作為由公證機構證明的民事法律行為,其內容與形式的合法性是最基本要求。就遺囑內容而言,遺囑人應當依法處分自己的財產,妥善安排身后相關事務,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遺囑內容違法的最常見情形是無權處分,即遺囑人在遺囑中處分了共有人或他人的財產,從而導致遺囑效力出現瑕疵。同時,遺囑的內容應當遵循基本倫理道德,契合普世價值追求,不得損害公序良俗。比如,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或者尚未出生的胎兒,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3、程序要件。所謂程序要件,是指在遺囑公證的過程中,公證機構的公證行為要完整、真實、合法,沒有明顯瑕疵。公證人員辦理遺囑公證,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進行,程序一旦存在缺陷,遺囑效力必然受到質疑。程序要件之所以成為公證遺囑生效的特別要件,是因為公證遺囑所具有的排除效力、優先效力和證據效力必須要有嚴格的公證程序作為保障,更何況公證遺囑是要式法律行為,遺囑以公證書的方式做成,遺囑的有效性嚴重依賴于公證證明行為的合法性。公證程序不當或有瑕疵,會嚴重降低公證書的可靠性和證明力,屬于民事訴訟法上“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情形,產生導致公證遺囑無效的嚴重后果。因此,公證程序規則第36條規定,對民事法律行為的公證,除了滿足民事法律行為自身成立要件外,還要符合相關辦證規則的特殊要求。
目前涉及公證遺囑效力的投訴或訴訟,利害關系人都試圖尋找公證程序的瑕疵來推翻公證遺囑,并會圍繞辦證過程的具體細節大做文章,焦點就集中于公證員是否嚴格按照公證法、公證程序規則以及《遺囑公證細則》規定程序辦理公證。公證機構和公證員為維護行業信譽,應當牢固樹立程序意識和質量意識,嚴格按照相關辦證規則辦理遺囑公證,保證程序要件完整合法,確保公證遺囑的效力,不給利害關系人以可乘之機。
遺囑必須公證想要通過法律完美解決可以就此問題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以租代賣是否違法
2021-03-14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銀行貸款擔保的流程是什么,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27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