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案件在向公安機關報案后,公安機關就一定要立案偵查的。那對于當事人來講,要是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辦呢?而公安在立案的過程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辦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87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15日內決定立案,并且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同時人民檢察院也應當采取措施,依法對通知立案書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人民檢察院可以直接立案偵查。
二、立案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粗線條地收集材料和進行審查。在實踐操作中,由于對立案審查規定了具體期限,因此對一些復雜、牽涉面較廣的案件,特別是涉及行為地、人員分散、涉及面廣的案件,偵查人員便無暇深入、細致地調查、分析,作出的不予立案決定往往材料不到位。
2、在確認是否有犯罪事實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過程中受“不破不立”思想的支配,在主觀上將立案標準與定罪量刑標準相混淆。
3、對立案調查程序認識有偏差。在調查核實中往往先入為主,僅是根據控告、舉報、報案等材料反映的內容進行調查,未對材料所涉及的其他可能構成犯罪的事實作調查,單方面的收集證明有犯罪事實或無犯罪事實的材料,將造成材料的偏向性,不能客觀、全面地作立案判斷。
遇到公安機關不立案的話,控告人可以申請復議,以此來救濟。而此時人民檢察院也會依法行使監督權,防止公安機關有案不立,損害公民利益。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律霸法律咨詢平臺咨詢這方面的律師,律霸的專業律師會幫助您解決相關問題,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什么情況下公安立案
公安立案偵查有期限嗎
公安不立案因缺乏證據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亡賠償怎么索賠
2020-12-06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