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 駁回訴訟請求 訴訟 訴訟費 訴訟保全 訴訟時效抗辯 訴訟離婚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
相關立案機關在收到訴訟材料后,針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進行立案。我們知道立案只是走法律程序的其中一步,立案后還有很多的事需要做,比如通知被告。那么立案之后多久通知被告呢?立案的材料來源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律霸小編在下文為您一一解答。
一、立案之后多久通知被告?
法院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要看是什么案件的,具體情況如下:
1、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2、行政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
3、刑事案件: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
二、立案的材料來源
1、單位和個人的報案、舉報
刑事訴訟法108條第一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1)報案。報案是指單位和個人將其在工作和生活中所發現的犯罪事實報告給公安司法機關。
(2)舉報。舉報是檢舉和揭發的總稱。所謂舉報,是指單位和個人向公安司法機關檢舉。揭發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事實的行為。
2、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報案、控告
(1)報案。報案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將其人身、財產權利遭受侵害的犯罪事實報告給公安司法機關的行為。
(2)控告。控告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公安司法機關揭發犯罪嫌疑人及其犯罪事實,并要求依法處理的行為。
3、犯罪人的自首
自首。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被發覺之前主動向公安司法機關投案的行為。我國刑法明確規定,犯罪人自首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司法機關自行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
司法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肩負著打擊各種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的重要任務,當其在執行公務中,一旦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時,就應當主動立案偵查。
三、立案流程
1、對立案材料的接受。對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人員或材料的接待和收留的活動
2、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已經接受的材料進行核對、調查的活動。其任務是正確認定有無犯罪事實的發生,應否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為正確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打下基礎。
3、公安司法機關對立案材料進行審查和必要的調查后,應分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
(1)對于需要立案的案件,先由承辦人員填寫《立案報告表》,包括:填報單位、案別、編號、發案時間和地點、傷亡情況及財物折款、案情概述、承辦人員姓名及填表時間等。然后制作《立案請示報告》,經本機關或部門負責人審批后,制作《立案決定書》。最后,由負責審批人簽名或蓋章。屬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還要報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上級人民檢察院認為不應當立案的,以書面形式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撤銷案件。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訴案件,經審查認為具備立案條件的,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或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以內立案,并書面通知自訴人。?
(2)對于決定不立案的,由工作人員制作《不立案通知書》,有關負責人同意后,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并告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主管機關應當認真復議,并將復議結果通知報案,控告,舉報的單位或者個人。? 自訴案件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15日以內作出不立案決定,書面通知自訴人并說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對于那些雖然不具備立案條件,但是,需要其他部門給予一定處分的,應當將報案、控告或舉報材料移送主管部門處理,并通知控告。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就立案之后多久通知被告等問題為您做出的解答。立案后要根據案件性質的不同來決定通知被告的時間。其實關于立案之后多久通知被告這一法律問題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但由于中國人一般不愿意在法庭上來解決相關問題,所以導致相關的法律知識比較淡薄。小編在這里想說的是很多問題通過法律其實能得到更好的解決,自己平時多了解點法律知識對自己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律霸網站有專門的法律百科可供您學習,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立案之后多少日案件送達被告
刑事立案監督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公安機關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意向書合同范本
2021-02-26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