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前財產保全要提起訴訟嗎?
不需要提出訴訟,所謂訴前財產保全,也就是訴前保全,是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所采取的一種財產保全措施。與訴前財產保全有關的民事爭議必須有給付內容。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應是有給付內容的,如不是因財產利益之爭,而是人身名譽之爭,無給付內容的,法院就不能采取訴前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二、財產保全的范圍
財產保全的作用是,防止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處分有爭議標的物或者處分判決生效后用以執行的財產,以防止糾紛擴大,并保障生效判決得到執行。但是,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不當,會給當事人財產權和人身權造成損害。例如,對當事人的銀行存款全部予以凍結,超出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會使對方當事人的經營活動受到限制。
《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財產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也認為,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范圍應當限于當事人爭執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財產保全的范圍,不能超過申請人請求的范圍,或者不能超過爭議財產的價額。采取保全措施,只能在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請求范圍內,才能達到財產保全的目的,使申請人的權益得到實現,也避免給被申請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對于訴前財產保全的具體措施和內容在法律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一般情況下需要在對相關情況的進行合法的認定后,司法機關才會受理相關的財產保全事件,在提出財產保全后,可以由司法機關對當事人的財產情況進行合法的清算處理。
訴前財產保全擔保需要嗎?
訴前財產保全需向法院提交哪些資料?
訴前財產保全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