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法150條中止情形有哪些?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二、民事訴訟審理期限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三、民事訴訟的流程
1、遞交訴訟狀
2、法院經審查受理后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并公告;
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中止訴訟就是說出現以上這些情形之后,訴訟活動只能暫時停止,等這些問題都解決了之后訴訟活動繼續開始。所以也不是在所有的訴訟活動當中,都會出現中止審理的這種狀況的。不過有中止訴訟的話,中止訴訟的期間是不列入案件審理時間的。
民事訴訟法回避對象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