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中止的情形都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二、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在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中,其實都是可能出現中止審理的情況。當然了,不同的訴訟法中規定了,不同訴訟類型的案件中止需要符合的情形不同。比如,在刑事訴訟中,可以導致案件中止審理的情形,包括自訴人、被告人得了精神病或者身患其他嚴重疾病;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申請書在什么時候提交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如何才能中止民事訴訟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章建筑拆遷補償到底該不該
2021-01-07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