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起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有哪些
《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四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二、訴訟時效的起算
1、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對“應當知道”的理解:約定還款期限的,從期限屆滿之日起為應當知道之日。附條件的從條件成就之日起。對“知道”的另一把握:知道具體的加害人之時。如甲被人從背后打傷,后多方打聽才知道是乙所為,那從知道乙所有之日起算訴訟時效。
2、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權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優惠期結束的次日開始計算。因為在此類債權債務關系中,債權人可隨時要求履行。債務人不依債權人的要求予以履行的,即構成侵權事實,債權人得以行使請求權。如果法律或合同規定了優惠期,則債權人請求履行只引起優惠期的起算,則當優惠期結束,債務人仍不履行時,才產生請求權。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雖然大部分的民事案件都會適用訴訟時效,但是有關法律中卻明確規定了,有幾種情況下是不適用的。如,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等。而訴訟時效不僅僅不會出現中止的情況,還可能會發生中斷,當然對于訴訟時效的中斷并沒有要求是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
訴訟時效不適用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嗎?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家庭冷暴力離婚賠償
2021-02-07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2020棚改項目拆遷補償方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拆遷房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
2021-03-12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購買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