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在同居期間所生的子女是屬于非婚生子女的,但是在父母解除同居關系的時候,非婚生子女是享有與婚生子女同樣的權利。此時,父母還是要對其進行撫養。那么解除同居關系的子女撫養權是如何確定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根據《婚姻法》的相關司法解釋,父母解除同居關系時,雙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有哪一方撫養,雙方協商;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應根據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現行司法實踐中,哺乳期內的子女,原則上應由母方撫養,如父方條件好,母方同意,也可有父方撫養。子女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的,應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見。一方將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收養,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同時,《婚姻法》還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因此,非婚生子女的撫養有明確規定的,適用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適用婚生子女的規定。
當然前面所說的父母解除同居關系是指正常情況下的同居關系,當有配偶的一方與婚外其他異性同居時,就屬于特殊的同居關系了。根據一般的經驗,在這種情形下,如果雙方也生育有非婚生育子女的話,法院更加傾向于把子女判給無婚姻的一方。這主要是考慮到有配偶一方在同居的問題上存在更大的過錯,而且有配偶一方往往已有婚生子女,而同居的另一方可能是單身,沒有子女的情況。所以正常的解除同居關系時,父母在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條件上是比較平等的,這種情形與上述的情形還是有所區別的。
相關知識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在對同居期間所生的子女進行撫養權問題處理的時候,法律還是允許當事人之間先進行協商,要是無法協商一致的話再起訴法院判決。此時法院會按照婚生子女撫養權的規定進行判決。要是你想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建議你最好還是委托專業律師來幫助你,這樣勝算要大一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懷孕能逃避有期徒刑嗎
2021-01-23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非法侵入住宅罪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06交通事故主要責任認定工傷可以嗎
2021-02-20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