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證人出庭作證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當事人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只要知道案件情況的,就可以作為證人。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涉及證人出庭作證具體操作程序的規定有3條(分別是第54條第一、二款,第55條,第58條)。具體程序是:
(1)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申請,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2)人民法院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二、對證人的基本要求: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2、證人能夠客觀陳述親身感知的事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應該說我國缺乏一部專門針對證明出庭作證的相關法律制度,有很多證人都擔心,因為自己的出庭作證而影響到個人人身安全,特別是出庭作證的話,就很有可能讓原被告雙方都知道證人的信息。所以,很多時候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也很難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證人證言法律規定有哪些?對證人作證有什么要求?
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怎么辦?
刑事案件證人必須出庭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土地使用轉讓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7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拆遷的是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9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公益拆遷與商業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