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guī)定土地屬于法律客體嗎?
土地屬于法律客體,法律客體是法律關系主體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事務或標的,包括物、人身、行為結果和精神四大類,而土地是屬于物這個類別的,法律關系的客體,又稱權利客體,是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指向的對象。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方的,因而法律關系的客體也是多種多樣的。但一般來說,法律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非物質財富和行為結果三類。
二、法律客體的主要類別有哪些?
1. 物。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觀實體。物要成為法律關系客體,須具備以下條件:第一,應得到法律之認可。第二,應為人類所認識和控制。第三,能夠給人們帶來某種物質利益,具有經濟價值。第四,須具有獨立性。至于哪些物可以成為法律關系客體,應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但這樣幾種物不得進入國內商品流通領域,成為私人法律關系的客體:人類公共物或國家專有之物、文物或貴金屬、軍事設施、武器、危害人類之物。
2. 人身。人身是由各個生理器官組成的生理整體(有機體)。但須注意的是:第一,活人的 (整個)身體,不得視為法律上之“物”,不能作物權、債權和繼承權的客體。第二,權利人對自己的人身不得進行違法或有傷風化的活動,不得濫用人身,或自踐人身和人格。第三,對人身行使權利時必須依法進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權的界限,嚴禁對他人人身非法強行行使權利。
3. 精神產品。精神產品是人通過某種物體或大腦記載下來并加以流傳的思維成果。精神產品屬于非物質財富。我國法學界常稱為“智力成果”或“無體財產”。
4. 行為結果。在很多法律關系中,其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的是行為結果。分為兩種:一種是物化結果;另一種是非物化結果。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guī)定了土地的相關屬性和規(guī)定,對于涉及到土地的相關民事糾紛或者法律責任的認定,應當按照法律客體的認定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因為土地的相關法律效力而對于造成了嚴重的違法事實,還需要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是多長
土地開發(fā)建設補償協(xié)議怎么寫?
土地使用證如何過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重婚罪怎樣才能讓公安機關立案
2020-11-18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離婚協(xié)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yǎng)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yǎng)費
2021-01-30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guī)定
2020-12-06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房屋產權辦理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1-02-10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發(fā)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