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經濟糾紛有哪些處理方式
在我國,解決經濟糾紛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1、仲裁與民事訴訟是兩種不同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發生爭議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訴訟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解決方式。有效的仲裁協議可排除法院的管轄權。只有在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或者當事人放棄仲裁協議的情況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轄權,這在法律上稱為或裁或審原則。
2、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方式的選擇則與糾紛的性質有關。根據法律的不同規定,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也可以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時再起訴;有的則只能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訴訟;還有的則只能通過行政復議的方式解決,由行政機關對糾紛作出最終裁決。
二、經濟糾紛是否屬于民事糾紛?
按照國家法律規定來說,民事糾紛的廣義包括經濟糾紛,其狹義僅指不存在社會活動組織隸屬關系的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間發生的糾紛。所以,只要不涉及經濟犯罪,我們就可以說經濟糾紛是屬于民事糾紛的。
1、民事糾紛。指民事法律地位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社會組織相互之間基于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發生的糾紛。物業管理糾紛大部分屬于民事糾紛,主要表現為:服務合同糾紛(違約糾紛)、侵權糾紛、不動產相鄰關系糾紛、無因管理糾紛等。
2、經濟糾紛。正確地說是經濟管理和協作糾紛。指存在經濟組織隸屬關系地位不平等的個人與其所在經濟組織之間、下級組織與其上級組織之間或者依法依合同結成經濟協作性隸屬關系的不同經濟組織之間,基于經濟利益關系和組織管理職責關系而發生的糾紛。其主要表現為:基于營業性物業管理委托合同而在承發包當事人(物業管理企業與特定業主及業主委員會)之間發生的經營管理權限糾紛;基于復有權和成員權而在業主個體與業主小組、業主會議、業主委員會或住區管委會之間發生的經濟事務自治權利義務糾紛;有關單位依物業管理法規應當相互協助而未盡協助職責糾紛等等。
經濟糾紛與民事糾紛的基本區別在于:經濟糾紛是由于一定經濟活動組織系統中因法定或約定的組織性職責(職務權力和責任)關系,而使有關方經濟利益或經濟地位形成縱向隸屬關系,關系的當事人在各自的經營管理職權、職務和職責,或者各自經濟利益實現的優先順序和保障方面所發生的糾紛。
民事性質的經濟糾紛,都是按照民法中的有關條例審理的。其實經濟糾紛的處理,大多數只要不涉及到人員的傷亡,或者經濟詐騙等刑法管理的范圍,那么對于當事雙方來說,沒有著很大的損失,只要協商態度好,都是可以很好的去解決的。
經濟糾紛可以報警嗎,經濟糾紛是否能報警解決
經濟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經濟糾紛多少錢可以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0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融資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01-05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土地流轉合同幾年一簽
2021-02-01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